• 春风十载化绸缪,花田半亩勤耕耘———记景德镇学院生化系学团办主任万涛
  • 时间:2019-03-15 21:04:06   作者:景德镇学院   信息来源:    点击数:358
  •   万涛,198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 历,现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学团办主任。 相关荣誉:2010年被评为江西省专科院 校08-09学年度优秀青年志愿者;2013 年被评为校建院升本先进个人;2014年被 评为景德镇市优秀共青团干部;2016年 被评为景德镇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校 优秀共产党员、校学士学位评建工作先 进个人;2017年,指导学生获十五届挑战 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 等奖、被评为校“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 科研成果:曾作为副主编出版专业 教材一本,公开发表论文十五篇,主持并 完成江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三项,主持 在研省教改课题一项,参与其他省、校级课题多项。

      夙愿以偿粉笔写春秋

      与万老师约定了在他办公室采访,由于记者与万老师的师生关系,访谈显得更为轻松自然。万老师贴心地给我们倒上热水,搬来凳子,他嘴角始终扬着微笑,更增添了亲切之感。访谈自然是从“他是如何与景德镇学院结缘的”这个话题开始,万老师追溯起自己的学生时代。 

      他自小对于大千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兴趣,对自然科学的喜爱,不断推动着他朝着攻读植物学领域的方向前进。1998年,他顺利考入江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2002年又被保送就读本校硕士研究生。在读研三时,他开始着手找工作。作为独生子的他,特别看重家庭亲情,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回到父母身边陪伴他们。于是他查找的第一个招聘信息就是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 (景德镇学院的前身),那时候学校正在启动建院升本工作,正是亟需各类专业老师的时候,他顺利走进了景院。或许这就是“缘分”,这样一结缘就是十四载,万老师笑着说道。 

      “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择业目标,做自己擅长的科研领域,教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生活很充实。”他也曾因未报考博士研究生,未能继续深造而深感遗憾,但在当下,他觉得脚踏实地,带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教学,恪尽职守做好学团工作,为学生掌一盏明灯,送一缕春风,人生也是挺有意义的。万老师的一席话让我想起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乐业”是万涛老师生命中最常态化的快乐,这样一个平凡却不平庸的万老师不也散发着一种人格魅力吗? 

      谆谆善诱春风润桃李

      作为生化系学团办主任,他不仅要高效率完成系内学生日常管理事务,还坚持走在教学前线,从自身做起,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我对学生的感情很深,喜欢与学生相处的时光”,他向我们描述起自己的教学生活,他希望能把学生带入园林科学的乐园。 

      “实践教学至关重要”,理工类有些课程相对于其它课程比较枯燥,像《园林测量学》就是其中之一,抽象的概念和冰冷的仪器的确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万老师解释到。他认为在调动学生兴趣方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充分备课,课下他刻苦钻研大纲,深挖教材,大量翻阅资料,力求做到每个知识点准确,提升学生课外拓展兴趣。他亲自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课程实践,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有的放矢地安排各类实践项目,把学到的知识延伸到更宽阔的领域,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园林测量的实践,从最基本的仪器操作到最后指导学生绘制整个校园的地形图。当学生最后看到自己的实践成果时,愉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而在过程中,教师耐心的指导和鼓励非常重要,就好比陪伴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慢慢长大!作为学生的我们,听完万老师的讲解之后也为之深深折服。 

      在教学中,万老师对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不断深究尝试,总结升华。他主张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在系内的教学工作中,他始终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和支持,将专业教学与第二课堂密切结合,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培养兴趣,在第二课堂中巩固专业知识。 

      当我们谈及他这些年获得的荣誉时,他沉思了一会儿,说到在2017年指导13生物工程班学生吴庆获得了团省委和教育厅主办的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虽然只是一个指导级别的省级三等奖,但对他和生化系生物工程专业来说意义非凡。比起自己的名声、职务,他更希望他的学生有所建树,没有比看到学生取得成绩更让他感到自豪的了。 

      专业课堂上,他是学生最敬佩的老师,校外活动中,他又是学生最贴心的领队。回想上个学期省运会开幕式排练期间,万涛老师依然深有感慨,整整两个月时间,他带领系内辅导员与全系的学生奋战在省运会开幕式节目的排练现场。他说,在50多天的随训期看到了无数的景院学子团结努力,用汗水和泪水铸就了省运会的精彩。那些排练的日子,万老师每天早上7点出门,晚上11点到家,在排练期间有时连续几天都不能和女儿说上一句话,家里的很多事情都无法顾及,他很感谢家人对他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家的避风港永远是最温暖的。 

      一名学团工作者就是学生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正因为他的以身示范,排练期间学生们干劲十足,顺利完成了开幕式演出任务。在同学们眼里,万老师是一个很温暖、很纯粹的人。 

      兢兢业业努力促评建

      “追求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和工作质量的最优化”是万老师的工作准则。作为生化系学团办主任,他在学校的评建工作中身先士卒,积极主动学习本科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内涵解读。他将自己十多年的学团工作与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认真的对照,通过对照寻找不足并整改。在评建工作中,万老师特别强调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并要求一定要加大对学生指导,面对我们一知半解的神情,他笑了笑说,其实就是去引导学生,要管理但一定不是强制管理,要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并在教研教学力度上进行改进,积极推行高效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说到这里,万涛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将本科合格评估当作是教育部给高校开出的一剂良方,有病治病,无病防身。进而推进学校教育的各项发展,万老师幽默亲近的话语打破了教学评估工作这个话题的严肃枯燥。 

      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万老师将优良学风建设更好的完善于科研创新,培育英才上。严格把握院系高出勤率,积极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努力创办科研项目等等,将敦厚优良的学风落于每一处细节,绽放其独特光芒。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20字评建方针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他始终认为不能够将评建工作当作是额外的任务,而应将它作为常规工作去看待,转变心态,拔高常规工作的工作标准,这样一来工作效率和质量均得到提升。 

      “细致”“扎实”,万老师用这两个词来总结了生化系的评建工作。他说到,在评建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困难,在面对困难时坚决反对一个人硬撑到底,因为评建工作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需要全体师生的协作共进。所以会寻求团队协作的方式去解决,求教更有经验的领导老师,和兄弟院系的学团干部交流经验,与本系的辅导员共同分担任务。正是因为万老师的工作态度,学团队伍和教学队伍的有效配合,使评建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我们也深知工作背后的艰辛,绝不是这样的三言两语表达的那么简单。

      砥志研思学术探真知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目前高校普遍实行的教学原则,旨在使教师队伍始终处于科学技术和学术文化发展的前沿,保证教学内容与质量的不断更新与提高。万老师在教学之余,全身心扑在科研工作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万老师对于科研的态度。从儿时怡然自得于花草世界,初中开始正式接触生物课程的欣喜若狂,到考取江西农业大学的园艺学,从业余到专业,从未知到探索,从理论到实践,他一步步走进植物世界,开启自己的科研之路。 

      在科研过程中,也常会遇到困难。一个科研项目的提出、申请、反复实验验证、数据的整理分析、文章的撰写,每个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得不到实验结果或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就是令人头疼的事,如万老师在与导师合作完成的一个课题过程中,他提到在完成实验时,他们一共获得了1000个数据样本,在对这1000个数据样本进行反复实验观察之后,仅有20个数据样本是有效的。再如科研时间的不定性,万老师回忆,在做植物减数分裂的实验中,当时为了获得更全面的植物细胞分裂状况,他每两小时会取一次实验材料,不论多晚,只要时间一到,他都会按时到指定的植物上面取下材料。万老师说,做科研,需要沉下心,需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你不知道需要在实验室待几个小时,也不知道反复了上百次的实验何时能够成功。更多的时候,我不是待在实验室,而是选择查阅相关资料,实验的实施一定要有理论依据的支撑。记者问道:“这么多的科研项目,过程都是如此的艰辛,可曾想过放弃?”万老师毫不犹豫地回答:“从来没有,每一次经过漫长的验证,排除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影响因素,取得一系列的科研进展,我会觉得牺牲再多时间都值得!” 

      一路荆棘,一路繁花。万老师对于科研一丝不苟的态度,换来了诸多的科研项目的善待。万老师共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以第二作者发表论文3篇;独著论文8篇。其代表论文是于2011年7月发表的“番木瓜胚胎发育与杂交种子败育的研究”的学术论文。2015年至2017年,万老师作为第一主持,立项与结题科技项目6项,其中,他主持和完成教育厅科技项目 “景德镇野生水蕨种质资源调查及其组胚快繁体系的构建”的课题为景德镇地方特色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引用篮球运动员勒布朗詹姆斯的一句话:“你最好全心关注,因为我们会全力以赴!”不管多么艰难,万老师都不会放弃他的植物学研究。接下来他又将继续带领学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 “识食物者食品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的科研探索。 

      读万卷书再行万里路

      我们很想知道,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如此优秀的万老师,他还有时间去发挥自己的业余爱好吗?于是探问起他生活中最大的爱好。万老师说:“我不会把自己变成拼命三郎,工作生活两不误,我觉得生活好了工作才更有干劲。”闲时他喜欢安静地看看书、看一场喜欢的电影,家里养了许多花花草草,此外还喜欢参加一些户外运动与户外旅行。尤其令我们感到震惊的是,万老师还是“摩旅”爱好者。万老师向我们讲述他热爱摩旅的原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为他喜欢旅行,而且喜欢把旅行玩成不一样的体验,“中国那么大,我想骑着摩托去看看”。寒暑假,他经常一人一摩,踏上旅程,没有时间束缚,远离城市喧嚣,跟随自己的心走走停停。“摩旅”是一项令人向往的运动,它是感受自然之美的绝佳途径,着迷于摩旅的人大都是集勇气与才华于一身的探险家,他们活得更真实、更纯粹! 

      采访结束,我们心目中的万老师形象更加丰满起来,他是一个独立洒脱行走在教学前沿与科研领域,追寻属于自己的一片风景的奋斗者。愿他带着摩旅赋予他的精神品质,一路向前飞驰。

      (记者:金晟杰黄煌平